MV5BZjg1ZjdhYTktODI4ZS00YjdhLTk1YTgtNzBjMjM5YTlmY2Q2XkEyXkFqcGdeQXVyNzUwOTkyMzE@._V1_.jpg(圖/IMDB)
「亞當有個深愛的妻子和兩名可愛的小孩,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。突然出現一名陌生人,揭穿他妻子驚人的秘密,亞當的生活瞬間天翻地覆,他企圖找尋真相,卻走進充滿陰謀的危險世界。」最近在討論區爆紅的Netflix影集《陌生人》(Stranger)由暢銷作家哈蘭・科本(Harlan Coben)的小說改編,但坦白說,哈蘭・科本在台灣的知名度不算高,這個IP對台灣觀眾而言,並沒有什麼市場基礎,決勝點全靠故事。

但光看這段簡介,許多人應該都能預測該劇會紅(結果果然很紅)。睡在你身邊的另一半,那個你以為最瞭解的人,竟然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……光是假設性地一想,看一眼身邊酣睡的另一半,就讓人冒冷汗。這題材既貼近生活,又延伸了幻想,不斷翻轉的懸疑劇情更吸引人往下追,完美地貼合市場需求。哈蘭・科本的書幾乎都是這類型,只要製作不出問題,不是爆款也會是話題之作。Netflix早在2018年便和哈蘭・科本簽約,將他的14本著作陸續發展成影集和電影。身為哈蘭・科本的粉絲,我認為這部影集是他的書裡,目前改編得最佳的一部影集。

幾年前我便曾遊說大陸影視公司購買哈蘭・科本的小說改編,但他的書並未在大陸出版,自然不了了之。況且筆者現今的身份是個編劇,對影視投資方而言,編劇對題材的掌握能力不高,不夠瞭解市場,在意的不是收視率,而是自己辛苦的創作會不會被改來改去。

必須老實說,許多編劇確實是這樣,沉浸在創作的小宇宙,不習慣去瞭解觀眾心理,也不願迎合觀眾喜好,認為隨波逐流就輸了。然而,除了少數以藝術為目標和不需在意收視率的公益平台,絕大多數編劇和影視工作者都活在市場裡,當你不在乎市場,就會被市場拋棄。說穿了,電視/電影創作其實就是一筆生意,和賣洗髮精、衛生紙沒兩樣。

你的洗髮精,不,你的戲賣點在哪裡?如何滿足觀眾需求?一直是筆者不斷強調的觀點,與其認為影視圈被收視率綁架,不如思考如何回頭綁架收視率?筆者過去是行銷/廣告工作者,從汽油到航空公司都行銷過,請容筆者庸俗地說一句:市場至上,投資方要是沒賺錢,哪來下一部戲?但有多少影視工作者(特別是編劇)是用市場觀點去思考題材?

並非某部戲成功了,大家都去拍這類型的戲,就是抓住市場動脈。
每一部高收視率的戲都有其原因,流行趨勢和觀眾喜好一直在變動,但市場的思維法則不會變。筆者看一眼預告,幾乎就能判斷收視率,筆者看上的題材,往往大放異彩。舉個實例,我在2013年寫了部犯罪寫實劇,探討罪與罰的問題,題材沒有受到青睞,後來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做到了,我敬佩並感謝該劇。
再舉個例,我在2012年提出推廣迷你劇集,大部分人不以為然,這麼短的劇宣傳期也短,怎麼賺廣告費?然而,現今迷你劇集大行其道。再來一個例子,我從好多年前便不斷強調打破類型劇的迷思,即便是愛情偶像劇也可以有懸疑元素,《山茶花開時》做到了,《想見你》做到了,而且都創下高收視,我佩服投資方的勇氣。

筆者並非要吹捧自己有超能力,可以預知市場,而是要強調台灣影劇創作者需以市場為出發,擁抱市場,而非挑戰市場,在市場思維下大力創新,而不是在飄渺的感覺裡摸索,靠勇氣辛苦支撐。「五月花」創新推出三層衛生紙絕非憑感覺,而是經過市調,瞭解消費者使用習慣的結果。

每看一部戲,分析劇情之餘,訓練自己預測該集收視率是往上爬還是往下掉,並上網察看網友反應。反覆查證,找出原因。時常注意收視率調查結果,去印證原本預設會衝高收視的橋段有沒有達成?如果沒有,回頭調看該集播出,找出哪一環節出問題?這就是市場的思考法則。一部戲就是一筆生意,為什麼不用市場行銷的法則去思考,而要靠所謂影視經驗的直覺去判斷?

《晨間新聞》有一段對白:「你們全都相信自己理應擁有所有的權力,你們從未想過,也許是其他人在主導著局勢。」所謂的其他人就是觀眾,而他們沒有賦予誰權力,他們想轉台就轉台,想追哪部劇就追哪部。這就是市場!
 

本文原載於聯合報【聯合好評】https://stars.udn.com/star/story/10093/4448703

arrow
arrow

    咖啡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